Goodtaste

中醫療法 學海無涯

中醫博大精深,雖然已有數千年歷史,但目前仍不斷結合最新的科學技術發展,歷久常新。
「雙心中醫」的創辦人黃曦民,本身是註冊中醫師。他喜讀古今醫書,積極鑽研醫術,期望掌握各種實用有效的診治方法,讓更多病人重獲健康。

努力讀醫 實踐所學

黃醫師對傳統中國文化有濃厚的興趣,在中七思考大學應修讀甚麼學科時,他將中醫放在首選。「我認為與文學、歷史相比,中醫更能實踐及體驗傳統文化。加上我在讀書期間,主要都是看中醫的,因而對這方面產生信心。」
他努力學醫,印象最深刻的,是大學一年級時,在中文大學的《易經》暑期課堂中,老師提及「離魂」。「離魂」即是「夢遊症」,黃醫師對其療法相當感興趣,於是翻閱由首屆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主編的《中醫大辭典》,將當中的離魂症的診治方法,按照平仄押韻編成歌訣,藉此牢牢記住。9年之後,黃醫師遇到一個較為棘手的失眠個案,成功應用當年歌訣的内容,將病人治好。

關顧身心 做好溝通

在眾多中醫範疇中,黃醫師對中醫藥、針灸及光子在雙心疾病的理論基礎、診治方法、康復作用及養生保健的臨床研究,甚感興趣。所謂「雙心」,即是心臟與精神心理共病。他解釋,很多心臟病患者同時有情緒問題,兩種病症互相影響,例如緊張、焦慮等情緒未獲妥善處理,將在整個病程中帶來負面作用,增加心臟病病發率和死亡率。
另一方面,有些令病人難受的症狀,未必與心血管疾病直接相關,反而源於心理問題。因此,關注心血管病變的同時,也應留意其心理變化。他慢慢學會細心聆聽,以顯淺易明的方式將病情解釋清楚,良好的醫患溝通可避免病人因為對疾病的誤解,承受超越疾病本身的痛苦。

積極進修 解答難題

黃醫師遇過很多臨床醫學難題,例如一位有功能性長短腳的病人,情況較難處理。即使他診斷明確,但在治療上無從入手。那次經歷令他非常難受及無奈,於是他下定決心,跟隨老師學習實用的針灸技術,有助他在日後解決種種難題。
他表示,中醫是活到老學到老,遇到難題,可以請教老師、看書或問AI。「當中最重要的,就是請教老師,無論是比自己年長或年輕的中醫師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師,找到對的老師,可以少行彎路。」


地址:旺角彌敦道608號總統商業大廈6樓605-606室
電話:9724 54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