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寫內心 畫出情感
中國的傳統藝術,充滿美感及文化內涵之餘,也對心理健康有很大幫助。
張老師熱愛中國藝術,藉着創作表達內心世界,抒發感受,讓心境平靜。她創辦「書道水墨坊」,向學員傳授技巧,也讓他們享受樂趣,大家互相啟發,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。
鍾情藝術 苦練書法
張老師在小時候已對藝術產生興趣,曾學過商業設計,也會參觀藝術展。而學習書法的契機,則源於一次令她挫敗的經歷。「當時我已出來社會工作多年,我想試寫揮春,但卻寫得很差。」她很不甘心,於是決定拜師學藝,每天晚上都練字,興趣愈來愈濃厚,後來還學了國畫,並展開教學生涯。
小班形式 獲益良多
「書道水墨坊」的恆常課程主要採用小班教學,涵蓋書法、國畫及篆刻,由傳統書法基本執筆、筆法教起。她除了提倡「師法從古」,也將生活體驗融入藝術,推出節日主題活動,例如七夕國畫扇子工作坊、中秋書法燈籠工作坊;蛇年的時候,特別製作蛇形揮春,深受街坊歡迎。另外,她也會於學校和社區舉辦課程、工作坊,讓大眾參與其中。
張老師表示,「書道水墨坊」提供專業指導,也鼓勵自由創作,協助學員找到自己的風格。她因材施教,留意兒童心理學及藝術治療方面的知識,用心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孩子。「曾遇過一位有ADHD的小學生,他起初經常搗蛋及與同學吵架,但經過鼓勵及指導後,他成功創作一幅令我驚喜的作品。」張老師表示,本身不擅長表達的孩子,透過自由繪畫,能讓別人更容易了解他們。
自我修煉 釋放心靈
張老師認為,書法和國畫不只是技藝,也是自我修煉,能表達情感及讓內心平靜。曾有一個已經退休的學生,在母親節時,於一把扇子上寫書法,並將作品送給母親。在中國文化影響下,大家通常都不會直接表達感情,但透過書法,學生的心意卻能充分展現,令母親非常感動。 最後,張老師表示,希望在未來舉辦更多書法及國畫交流活動,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分享見解,讓大家更了解中國的傳統藝術。

地址:中環德輔道中40-42號通明大廈10樓1004-1006室
電話:5702 8829
